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父母应走出管教孩子的常见误区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1 11: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写字一定要工整、漂亮 “写字不工整、不漂亮”是很多家长评价孩子作业的万能句子,甚至是必用句子。把孩子作业拿过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看写字漂不漂亮。说句玩笑话,这

一、写字一定要工整、漂亮

“写字不工整、不漂亮”是很多家长评价孩子作业的万能句子,甚至是必用句子。把孩子作业拿过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看写字漂不漂亮。说句玩笑话,这部分家长水平可能也只体现在看写字漂不漂亮。其实只要孩子的字体能清晰辨认,大可不必对字体过于关注,否则就会走偏了方向,得不偿失。特别是对三年级以上的孩子。首先,家长总是关注孩子的字体,孩子也无形中把重心放在写字漂不漂亮上面,那就本末倒置了。那么应该重点关注什么呢?要有好成绩,当然靠解题能力,而各年级的解题能力要求是不同的。依照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小学阶段侧重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初中要求提升为运用能力,高中则是对知识的分析、综合以及评价能力。就算同一个年级段,一份试题要求的解题能力也有梯度差异,比如初中数学,识记类的试题占比不会超过10%,要想拿高分,则需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如果学生把重心放在写字上面而不是解题能力的提高,那么写得再漂亮也不会有好的成绩。

此外,书法是一门专门的学问,要写好字靠家长一张嘴唠叨可不行,要达到卷面美观,不知要付出多少时间、精力专门练习。家长假如一味要求孩子写字美观,不但学习方向误导了,就连考试也直接受影响。笔者曾经遇到一个六年级孩子,考试时一笔一画地在那工工整整地写字,结果考试时间到了,还有四分之一的题目来不及作答。为了卷面分不管速度,真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教育建议:家长应注意孩子握笔的姿势正不正确,写字笔顺规不规范,一般来说,这些方面都做对了,写字就不会太差。随着年龄和练习的增加,字体也会逐渐变好的。除非字体确实潦草难以辨认,要专门训练纠正,否则就不要总盯着孩子的字体不放过,特别是三年级以上的孩子。鼓励、引导孩子提升解题能力才是王道。比如,初中语文应关注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初中数学重运用、分析能力,初中英语重听力、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等。如果家长文化水平有限,不能给予专业的指导,那么在检查作业时说一句“完成得很快哦”,都胜于“你看这个字又写歪了”这样负面的评价。

二、不懂就问老师

不懂就问老师,应该说是相当一部分父母持有的观念,担心孩子理解不了,要抓住机会请教老师。求问的精神是对的,但笔者认为,求问不见得只问老师,不懂就问更加不可取。学习贵在自主思考,学会学习,如果不懂就问,那是偷懒。而这种偷懒的结果是学生懒于思考,不懂学习,最后越学越差。另外,无论是知识的理解还是技能的掌握,都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不是所有学生一听就懂,一懂就马上能做好,学习上一时有不懂的问题太正常了,除非是天才。对孩子多一些耐心,让他/她有个消化过程,很多问题其实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会解决,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建议:遇到问题先思考,或者借助参考书、字典等工具,让孩子自己解决,这样才能进步。家长要做一个有耐心的人,用平常心看待孩子作业中的错误,因为作业有错误、有不懂才是正常的,否则作业就失去意义了。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思考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当然,思考过后有机会请教专业的老师,是更好的选择。

三、放假不要玩,好好学习

教育建议:教育部规范课后作业管理及《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方案》规定,要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量布置课外作业,做到:一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二、三年级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90分钟。这是有科学道理的,课外学习时间过长反而会降低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习的状态大打折扣,适得其反。家长切忌一味要求学习,过多占用孩子的课余时间,应该引导孩子高效完成作业,自主安排好剩余的假期时间,用于放松休息或者发展其他兴趣爱好。给孩子一个多彩的童年,他才会有多彩的人生。

(1)专业知识培训。组织各专业总工程师就本专业的主要设计内容、重难点等内容进行授课,了解项目各阶段勘察设计的工作流程,主要技术标准、线路方案、工程措施方案选择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和决策技巧。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成年人工作有休息日,孩子学习也要有适当的假期。因为人的负荷是有限的,而假期放松,调整好状态,才能更好地学习。另外,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也多种多样,不是只有写作业、做练习才是学习,“玩”也是一种学习。《发展心理学》指出,游戏是最好的教育,游戏中涉及的交际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如果孩子只把时间花在写作业上,忽略了生活技能的学习,也没时间发展个性化的兴趣特长,是得不偿失的。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的核心是全面发展,要对学生健康生活、科学精神、学会学习等方面进行培养。

四、看电视就影响学习

希望通过读作文范文提升作文分数的家长不在少数,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的表现。想走捷径,却不知道所谓的作文范文多数是学生习作,要么水平堪忧,要么让学生的思维陷入定势。照搬范文的所谓套路、例子,写出无病呻吟、千篇一律的作文,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反而难以拿高分。也许家长会认为“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写也会偷”,但作文范文和唐诗的水平差远了,根本不可相提并论。再者,作文范文多数是为考试而生,没有太高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实在嚼之无味,学生们深恶痛绝,强迫他们去读,只会打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育建议:写好作文确实要以大量阅读为基础,而且应该阅读好书。什么是好书?著名作家的经典著作是首选,好的作品是吸引人的,也无需家长强迫孩子去读。其次,大量阅读需要孩子有兴趣,所以也不必限定孩子必须读经典名著,只要是健康的书籍,都应该支持孩子去读。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甚至琼瑶的书籍都不妨一读,这些书籍的构思、遣词造句常常比那些所谓作文范文好。当然,作文范文也并非一文不值,只不过不应局限于读范文。

有些家长检查作业是抱着找茬儿的心态,总想挑出孩子的毛病,认为这样才能帮到孩子。没有错题也要找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斥责写字不好,不指正孩子点什么就觉得不爽。难得给孩子表扬、鼓励,孩子得到的一直是“你看这道题做错了”“还有这道,你怎么做的作业”“写字歪歪扭扭,像狗爬一样”这样负面的反馈。结果怎么样呢?孩子越来越抗拒写作业,越来越没信心。错题不仅没少,反而越来越多。

五、看小说是浪费时间,读作文范文才能提高写作分数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看电视就是浪费时间,但看电视真的一无是处吗?当然不是。学习的渠道不止书本,影像视频也是很好的方式,比如综艺节目“诗词大会”“最强大脑”不就是有益的学习节目吗?再比如最近很火的国产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画面精美,富于想象与教育意义,这种教育方式是书本不能提供的。其次,轻松愉快的心态更有利于孩子学习,看电视是孩子比较好的放松方式。课后适当地看看电视,不仅不影响学习,反而利大于弊。

教育建议:长时间沉迷看电视当然是不可取的,但不能一刀切,完全禁止孩子看电视。或者孩子一看电视就唠叨不停,把看电视视作洪水猛兽。看电视重在看什么样的节目,以及在合理的时间内看。家长应该指引孩子看健康的电视节目,如果能陪伴孩子看一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或者动画片,对于孩子成长和家庭和睦是非常有利的。

六、检查作业必须找出错题

立法部门要加快完善相关法律,科学立法,使碳披露有法可依,同时要提升有关部门的监督力度。相关部门也要尽快完善会计准则,使企业的碳披露更加制度化、标准化。借助法律强制力,加快碳披露制度发展。有关部门可以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碳会计体系,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形成符合中国法律体系的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教育建议:当孩子完成了作业,这份作业就是凝聚了他努力和思考的结晶,他首先希望得到的绝对不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而是肯定、鼓励。所以家长要懂得孩子的心理,无论孩子的作业完成得怎么样,首先要找到他的闪光点,给予肯定、鼓励的反馈。家长要用平常心看待作业错误。当然,指正错误是必要的,但要注意用词与语气,比如“宝贝这么高效完成作业真棒,很多难题都做对了,进步很大哦。但我们看看第5题的答案是不是有问题呢?你再思考看看。”这样先扬后抑,孩子更容易接受。有研究表明,孩子越接受正面的鼓励,会越有信心,成绩要明显优于总是受到批评指责的孩子。

现在,这种做法估计很难玩下去了。从有关报道来看,这种张冠李戴的公文类不正文风,已成为检查的关注点之一。6月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便有这样的报道:江西省德安县人社局在出台《德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时,因为照搬照抄上级文件,影响扶贫工作成效,引起了九江市委巡察组的注意,相关责任人因此受到处分。而在今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已明确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属于违纪行为。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做虚假文章也是有风险的!

七、孩子学习要督促才能学好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需要自己“监工”,又或者见不得孩子磨磨蹭蹭,还没开始写作业,就不厌其烦地唠叨:“你怎么还不开始写作业?”“快点写,你看都几点了?”“你该看书啦”……家长越是着急,孩子反倒越磨蹭,因为没有人喜欢“监工”,你让他做他偏不做。这样时间一长,孩子养成了家长不提醒不督促就不学习的习惯,学习变得非常被动。这一恶果可以说是家长不恰当的方式种下的。

1)冬春季清园。冬季清园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200波尔多液;春季萌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0.5∶250波尔多液清园。

教育建议:孩子不催不督促,就真的不能自主学习吗?当然不是,没有哪个学生喜欢被人催被人督促。首先,家长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特别是学习。一开始孩子可能不自觉,但要有耐心。笔者的孩子在上三年级时,有个周末一直玩,没有完成作业。但笔者故意视而不见,等到周日晚上9点了,孩子才着急说作业还没做呢,明天交不了怎么办。笔者说:“现在有两个选择:要么今晚你完成,要么明天提早起床完成,你自己看着办。”他当然选择了前者。那晚他坚持完成作业,我也给了他及时的表扬。自那以后,他自己就知道要按时完成自己的作业了,因为家长不会给他提醒。 家长要懂得如何从督促中抽身,第一要用耐心,不要急于求成;第二要在整个过程中尽量制造孩子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哪怕他开始做得不好,也绝不要制造他的内疚感和失败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克服自己弱点的满足,那么他就会以批判的态度看待自己。人们正是从这一点开始对个人的自我认识。没有自我认识,就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也不可能有自我纪律。

参考文献

[1]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9.

[2]李雪.正面解读儿童情绪心理学[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4.

[3]尼尔森.正面管教(修订版)[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4-0078-03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星火教育集团,广州,51000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网址: http://www.zxxxljkjy.cn/qikandaodu/2020/0521/335.html

上一篇:培智学校家校合作的困境与改进策略
下一篇: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探讨德育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