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探讨德育实施路径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1 11: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心理状态的发展往往影响着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学习接受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是教育者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支撑。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实施相关

心理状态的发展往往影响着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学习接受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是教育者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支撑。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实施相关教育,是符合当下教育改革要求的重要表现。其实在现实中,教育者无论进行哪方面的教育,如果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以及重要特点,教育则无从谈起,这一点应当引起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毕竟人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认知结构以及生活经验的累积都是不同的,进而对待事物的认知态度以及处理方式因人而异。教育者在对学生实施德育过程中,也应当注意到这个问题。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按照不同的年龄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皮亚杰在其著作中也指出,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独特的结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1]。此观点也说明,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有着不同的认知结构,当然也包括对于道德的认知。

当下教育非常重视德育,但是在德育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部分教育者在德育的过程中,虽然秉持社会主义的大方向,给予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但却往往忽略了小学生的特殊心理发展状况,致使德育缺失了应有的针对性,教育实践中常出现笼统、泛化等情形,德育效果自然不佳。这样也显现出了教育中的矛盾性所在,“现代教育一方面拥有传递知识、选择人才的高效率, 体现出与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的工具理性功能; 另一方面, 又日渐显露出与生命意义相悖的内在矛盾, 使教育内含的价值理性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2]因此,为使德育更有生命意义,教育者在小学生德育过程中应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切实地对其实施德育。

sbar交班模式是依据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作为依据所开展的晨交班工作。其中“s”为situation,即现状;“b”为background,即背景;“a”为assessment,即评估,“r”为recommendation,即建议[5],sbar交班模式在内分泌科晨交班中应用,就是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四个环节中不断提供交班质量,缩短交班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晨交班质量。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脱离亲人的多重保护而正式进入学校,这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社会身份的变化。小学生正处在接受德育的初级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就像一张白纸,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然小学生由于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还相对不健全,也是很容易受他人影响的。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德育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以及复杂性。德育本身作为一件任重道远的教育任务,关系着学生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的稳定。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德育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也相当重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其心理发展的特点是有效实施德育的重要依据之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说是既简单又相对复杂,他们往往有天真、好奇、单纯、喜欢模仿等特点。总的来说,可以总结为向“师”性和直感性两大特点。

德育方法是为完成一定的德育目标和任务,教育者与品德修养老师在德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总称[4]。提到德育方法,我们通常会想到榜样示范法、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等。教育者使用这些方法的最终目的,是希望更好地塑造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其更加完善。我们在德育中常用的这些方法固然有其益处,但面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应注意把握其中的特殊性与适用性。在当下针对小学生的德育中,部分教育者并没有真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其进行教育,而是高举旗帜,进行德育知识的传授与现成结论的灌输。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小学生对于所接收到的理论知识是不理解的,更谈不上实践。这也是在德育方法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笼统性、泛化性、单一性等表现的原因。针对小学生向“师”性、直感性的特点,教育者应注重考虑不断优化德育方法。首先注意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用人格的力量来影响他们。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向“师”性的心理发展特点容易引发模仿行为。因此作为小学生的教育者,教师自身应时刻注重做好小学生的榜样,同时也应注重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学习的榜样,为小学生找出行为示范。其次,很多小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一些事情的判断容易浮于表面,具有直感性的特点,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对其进行一定的引导,改善其不良认知,促进良好行为的发展。

(一)向“师”性

孔子曾言:“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小学生处在接受教育的初期阶段,其心理上对老师极具信赖感。在教育过程中,时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学生不愿听取自己的指导,却十分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他们内心有着非常强大的向“师”性,会自觉地亲师、尊敬老师。在小学生的心里,他们认为老师是具有渊博知识、高尚精神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往往是高大的,因此非常地崇拜老师。当然,这里的向“师”也不单单专指老师,也包含比小学生年长的其他人。他们在年龄、阅历以及相关经验方面远远超过了小学生,表现出相对的成熟度,因此很容易成为小学生学习的榜样。这种向“师”性,也包括对小学生身边的小伙伴,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于小学生来讲,其心理发展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很多行为习惯的养成受他人的影响非常大。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毕竟他们的心理发展处在一种不完善的状态,作为一个未成年的受教育者,他们会若隐若现地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世界观以及其他方面的巨大欠缺,意识到自己在各方面都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3]。这些心理发展特点造成了他们对于身边人有一种“向师性”。因此作为小学生的德育者,教师应该重视小学生这种心理发展特点,注重身边人对他们的影响,而不是一味地对他们进行德育知识的灌输和传授。教育者如果关注到他们这一特殊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德育会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直感性

德育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以过程的方式展开、变化、发展的,过程属性是德育的本质属性,它进一步体现为德育的生成性、情境性和阶段性[5]。德育过程对于明确德育的原则以及方法运用情况,帮助教育者更加高效地实施德育,都具有非常大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面对小学生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德育的过程中尤其应重视教育者对其引导作用。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事物的认知以及行为的选择大多带有很强的探索性以及好奇心,所以他们对人与事理解难免出现偏差,影响良好德育品质的塑造。

二、小学生德育实施路径的优化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日内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区间滚动估计//周玮,钟佳成,孙辉,李国锋,孔剑虹,张富宏//(21):90

(一)优化德育方法

《林间》是一首歌颂大自然的浪漫曲,西湖边高树亭亭,城隍山翠竹繁荫,在林中的柳浪松涛中,在路旁的幽兰暗香中,作曲家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慷慨。这首《林间》的乐谱发表在《音乐教育》第三卷第一期(1935年1月)上。

(二)注重德育过程

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收着内外环境给予我们的各种信息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内化,以此不断地引导我们的行为,调整我们的决策,以便更好地适应周围世界。行为决策是一种日常生活行为,它属于道德品质的范畴。可是行为决策往往受年龄的影响,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事物的认知以及行为的选择往往不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身心各方面发展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因此很多时候他们对待事物的判断往往停留在表面,相对浅显化,也就是具有直感性的特点。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自己看到什么容易从表象进行判断。看到别人做什么,也很容易跟着做什么,对事物的判断比较倾向于感性化。尤其对一些有失道德准则的行为,由于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他们有时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而是跟随他人,人云亦云,这也是缺乏自主性的表现。因此小学生的德育者应关注小学生这种心理发展特点,不断地根据特点引导其对事物的认知,让其明白对待事物的判断不能仅仅依靠表面或者随意跟随他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各种道德品质、意识、情感以及意志也处在容易被塑造的阶段,教育者应好好把握这一契机,不断地引导其日常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使德育真正地发力,离不开教育在各个方面的同心协力。对于优化德育的实施路径,本文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提出三点建议: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重视并加强对小学生言行的引导,首先,教育者应注重从现实生活切入,利用发生在小学生身边的德育事件对其教育,以此不断地规范小学生的品德行为。教育者从生活事件切入,也更容易贴近实际以及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其次,教育者应注重教导其从小事做起,关注小事的德育影响,这对于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在关注小事的过程中,应时刻对小学生的良好行为给予强化,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良好行为的养成。最后,在德育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小学生所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归因分析,以防止不良行为的再次出现。在德育过程中,以上三点都是不可忽视的要素,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三)发挥道德建构的自主性

自主性是指个体依靠自身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决定,并能自我调节以实现目标的行为倾向[6]。对很多小学生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自主性的存在感和获得感是十分欠缺的,他们有时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对一些事情表达个人意愿以及做出自主选择。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对于事物的判断和认知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学生没有对自主性的需求和渴望。小学生也是有独立意识、有思想的个体,他们也不希望总是按照成人的方式和要求做事。小学生的德育过程也是一样,虽然很需要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但也要给予小学生表达自我想法的机会。

WANG Qi, LIU Min, PENG Yong-han, LI Ling, LU Chao-yue, ZHOU Tie, GAO Xiao-feng

皮亚杰在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时,采用的是“对偶故事法”,即向儿童提供两个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来考察和分析儿童对故事的看法。其实在日常学习中,教育者也可学习皮亚杰的做法,先听取小学生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并且针对他们的看法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引导。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小学生独立思考,真正有效地判断是非,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学生自身自主性的建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情形很多,作为小学生的教育者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教育者给予小学生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性,是尊重小学生,也是营造良好德育环境的重要渠道。这样在德育的过程中,既能让小学生感受到自主性的存在和获得,同时也有利于自主性良好品质的塑造。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朱小蔓.情境教育与人的情感性素质[J].课程·教材·教法,1999(1):8-10.

[3]施孝忠,高翠红.论小学生的向师性[J].教育探索,2002(5):44-46.

[4]章忠华.我国新时期德育方法的研究与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10(4):55-59.

[5]杜时忠,管贝贝.论德育的过程本质[J].教育科学研究,2013(2):26-29.

[6]侯林,邹晓燕.母亲人格与5岁儿童自主性的相关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9(10):34-37.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4-0063-03

(作者单位:商丘学院人文学院,商丘,47600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网址: http://www.zxxxljkjy.cn/qikandaodu/2020/0521/336.html

上一篇:父母应走出管教孩子的常见误区
下一篇:关于小学生时间管理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