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新生代员工心理行为及管理对策研究(2)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11: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企业要想有效激励员工,就要切实了解员工的需要并努力来满足。但在我国很多企业中,现阶段尚未建立起系统的、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新生代员工的

企业要想有效激励员工,就要切实了解员工的需要并努力来满足。但在我国很多企业中,现阶段尚未建立起系统的、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新生代员工的激励还存在片面注重薪酬激励、忽视精神激励等问题,导致新生代员工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企业留不住人。

3.5 企业文化建设滞后,缺乏凝聚力

企业要想充分调动新生代员工的积极性,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明确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让新生代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尤其是要让新生代员工与企业的价值观相契合。但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严重滞后,企业员工缺乏凝聚力的现象屡见不鲜。与老一辈员工相比,新生代员工对于企业人性化、个性化管理的诉求更为强烈,也更加渴望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一旦新生代员工对所在的企业不认同,就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向心力,导致企业凝聚力降低。

4 新生代员工管理对策

针对新生代员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生代员工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企业可有效采取相对应的管理对策。

4.1 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传统的管理思想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管理者把人当作工具,只注重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却忽视了员工需求的满足。后来发展起来的人本管理思想则要求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管理者在要求员工的同时,更要去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生代员工成长环境与老一辈员工不同,且有着特殊的群体特征,所以,对新生代员工的管理应更多地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新生代员工的价值取向主要是自主、个性、注重个人成就等,对此管理者要充分予以尊重,尽可能多地采用民主领导方式,让新生代员工多参与决策与管理,在工作中多授权,以此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与归属感。企业要依据新生代员工的特点及专业化的知识体系,实施差异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具有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实行弹性工作制,满足新生代员工高层次的人性需求,注重其个性发展。

4.2 制定长期职业规划

新生代员工对自身的职业路线往往缺乏清晰的定位,更别提制定长期的职业规划了,一旦他们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很容易滋生出离职的想法。而且由于没有长期的职业规划,新生代员工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往往不高,更换工作也较为随意,故而对企业难以产生什么归属感,更别提能有多高的忠诚度了。鉴于此,企业应协助新生代员工合理制定长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员工正确认知自身的兴趣、优势和不足,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树立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同时也应该加强新生代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让他们能切实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大大降低离职率。

4.3 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员工潜力开发

为了帮助新生代员工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发自内心地认同企业价值观,企业需要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帮助他们尽快融入企业,更好地成长。当前,企业的培训制度必须要和新生代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紧密相连,通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科学引导,辅之以系统化的培训体系,有助于加强新生代员工的潜力开发,提升其职场价值,也有助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4.4 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好的方式便是激励。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构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首先,鉴于大多数新生代员工的经济压力较大,可以考虑提升物质激励的比重,这样既可以帮助他们应对经济压力,又可以满足他们用金钱来证明自己能力与社会地位的心理需求。此外,企业还应重视信任、尊重、关怀、培训等精神激励方式,这些非物质激励将有助于大大提升新生代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其次,作为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民主管理,要学会放手,鼓励新生代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给予新生代员工广阔的职场发展空间,以利于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最后,企业管理者对处于不同职场阶段的员工要进行相应的帮助。对于职场新人,企业管理人员应帮助他们尽快完成由学生向“职场人”的角色转换,帮助他们提升应对职场挫折以及抗压的能力。对于职场表现良好的员工,则应充分信任他们,尽可能多给他们一些表现机会,提供更多晋升空间,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创造力。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网址: http://www.zxxxljkjy.cn/qikandaodu/2021/0708/1361.html

上一篇:农村学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护理不良事件对护理实习生心理及就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