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列车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初步调查与建议(5)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0 04:5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讨论 通过量表调查可知,列车驾驶员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受情绪困扰、缺乏支持、职业心理需求和变化被忽视。针对上述三个重点问

四、讨论

通过量表调查可知,列车驾驶员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受情绪困扰、缺乏支持、职业心理需求和变化被忽视。针对上述三个重点问题对列车驾驶员和动车驾驶员进行了访谈,对原因进行了梳理,并将访谈结果进行了对比。

(一)情绪困扰

1.应激反应与心理创伤

应激反应是指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心理创伤是指一定时空内非常规外界危害对人的心理状态所造成的负性影响。创伤通常会让人感到无能为力或无助。列车驾驶员应激反应与心理创伤主要由突发事故引起。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撞击事件(包括撞击人、动物等)对驾驶员造成的创伤或者驾驶员被要求清理尸体而造成的二次创伤,都会导致驾驶员应激反应与心理创伤。除此以外,夜间行车也会增加列车驾驶员的心理敏感性,导致驾驶员易产生恐惧情绪。

2.特殊职业要求困扰

列车驾驶员自由支配时间少,工作时间长且不规律,很容易因饮食、作息不规律等原因而患职业病,且人际交往圈较小,几乎无异性,很少有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因此孤独感强烈。而动车驾驶员除此以外还存在其他两个特殊困扰:一是单独驾驶动车,面临生理问题困扰,临时出现诸如感冒、腹泻等状况无人替班,身体负担较重;二是由于工作对安全性要求高,导致驾驶员精神长期高度紧张,造成睡眠质量下降,会间接影响驾驶员的情绪和幸福感。

(二)缺乏支持

从管理方面来看,受访动车驾驶员提出单位制度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例如,半军事化的管理缺少人文关怀;严格的考核制度加深了动车驾驶员对失业的忧虑;人员配备不足导致动车驾驶员长期单独驾驶动车对人际沟通欲望下降,影响休闲娱乐和人际互动,对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此外,社会支持对列车驾驶员和动车驾驶员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影响。对家庭疏于照顾、工资水平不够高、和朋友之间疏于往来等原因使得他们社会支持较低。

(三)忽视职业心理需求

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据访谈显示,受访列车驾驶员之所以会选择这一职业,主要出于现实考虑,即学业影响、生活所需、工作环境三个方面。首先,列车驾驶员所学的专业与现在工作有较大相关性,因而毕业后倾向选择对口性较强的工作。其次,列车驾驶员的薪酬能够基本满足生活所需。最后,受访列车驾驶员选择通过考试成为动车驾驶员大部分是因为工作环境好,夜间工作时间少,薪资水平优于列车驾驶员。

从职业认同感来看,列车驾驶员对现有的薪资、福利待遇不满意,职业的认同感也随着社会评价的影响有所下降。在2005年之前,列车驾驶员地位较高,受人尊敬,工资也很高,铁路其他部门都会为保障列车安全出行而服务。而随着设备先进化、服务自动化成为趋势后,列车驾驶员明显感受到地位的下降。因此,在入职5年后,大多数人更看重薪酬增长空间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而不再看重职业荣誉。就目前情况而言,列车驾驶员的这些职业价值观变化以及职业需求缺乏相关研究和系统的职业心理辅导。

(四)列车驾驶员与动车驾驶员比较分析

两次访谈受访者均为男性,由于女性驾驶员数量有限,因此访谈结果可能存在性别偏差。在驾驶经验方面,第二次访谈的动车驾驶员驾驶年限更长,有驾驶动车等高速运行列车的经验,具体访谈情况见表8。

通过两次访谈结果发现,列车驾驶员与动车驾驶员在职业压力、专业支持、职业认同三个方面都有差异。从压力源来看,列车驾驶员与动车驾驶员均由于工作时间过长等原因无暇照顾家庭,但列车驾驶员还强调了工作制度不合理以及应激与创伤心理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动车驾驶员的特殊职业压力来自于高速驾驶情况下,对注意力集中要求高、人员配备不足、员工趋向老龄化(依据TB-T3091铁路机车乘务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提出)等问题。从工作状态来看,动车驾驶员相较列车驾驶员工作压力更大,且存在周期性的特点。从社会支持来看,二者都反映出工作和家庭关系无法平衡、社交圈狭窄等因素造成其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的问题,且列车驾驶员薪资待遇水平降低了其寻求专业帮助的可能性。从减压方式来看,所有列车驾驶员均未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而管理部门虽更重视动车驾驶员心理健康问题,并有地区配备了相应减压设备,但心理疏导系统性和专业性仍较为缺乏。从职业认同感来看,无论是列车驾驶员还是动车驾驶员职业社会地位较以前相比都有所下降,荣誉感、满足感、成就感均不高。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网址: http://www.zxxxljkjy.cn/qikandaodu/2020/1020/642.html

上一篇:基于儿童立场,做实线上教学
下一篇:政校共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