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怎样坚持和发展社会科学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31 04: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社会研究方法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社会研究方法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等。

经过实践证明马克思方法论是正确的科学,是指导人们前进的科学,是人们在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积极探索发展出来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即客观中立的去看待和分析问题,避免主观主义。人类认识社会和发展社会都必须要以客观性为前提条件,不仅被认识的客观主题是客观的,作为认识的客体以及环境等因素都是客观的。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从社会主题的角度延伸出来的,强调的是看待问题过程中,注重主体的重要性。在观察社会客体时,应该重点从主体去进行观察分析,并且要将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有效的进行结合,主体要摒弃英雄史观,坚持群众史观。

(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就是系统性原则,强调的是全局观。主体性原则要求我们用系统的观点去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用系统的观点去看待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整体性原则强调要处理和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不能单一的去看待问题,并且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四)具体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性原则要求我们这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真理是具体的,离开了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真理将不复存在。

(五)发展性原则

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性原则要求我们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眼光看到问题。①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专业化的学习,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注重实践过程,强调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注重培养专业价值和实践能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社会科学方法研究方法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对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曾经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真理,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辩证法。

现如今,我们国家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转型时期。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前提。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科学研究必须遵守的首要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对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1、客观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特别重视客观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基本是收集信息、分析过程、评估方法和验证结果的一个过程,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的就是客观性原则。只有客观的了解了服务对象的问题,才能够最好的对症下药,更好的解决问题。只有深入到服务对象最真实的情境中,才能更好的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更可能的减轻对服务对象的伤害。这就是客观性原则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体现。

2、主体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即运用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最终实现学生人格健全,生活幸福的过程。强调的是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而不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价值理念强加给学生。个案辅导的过程是在双方达成信任的前提下,对服务对象的资料形成客观的分析,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后,最终相互探讨寻找出最适合的解决办法,然后执行、跟进、反馈、评估的过程。这其中遵循的有人本主义原则,就是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充分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学生们能够客服困难、自己成长,也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反复强调的优势视角理论,相信每个人的潜力。这在另一方面,和马克思社会主义科学方法论的主体性原则是不谋而合的。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网址: http://www.zxxxljkjy.cn/qikandaodu/2021/0331/970.html

上一篇:扬老师传递战疫心能量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